按语
本学期,21级本科新闻和20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2年9月开始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未成年,我靠写小说月入2w👩🏿🎨。”
社交平台上,类似的帖子数不胜数。低门槛,高收入,众多网络文学爱好者被“月入十万”的噱头吸引,争相涌入网文写作行业。
2021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全国45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新增注册作者150多万人,新增签约作者13万人,全国网文作者累计超2000万人。在番茄小说发布的2022年度报告中,年度新增作者65%都是90后👨🏻🍼🛼。
而当真正走入网文作者这个群体,聚光灯背后,是拿着每月600元微薄分成的“扑街”作者,和很大部分连签约都没过的写手们🕤。他们在虚构的小说世界,构筑自己精神的乌托邦,也在职业选择中,面临理想与现实的交锋👐🏿。
网文创作,注定是一条艰难且孤独的道路🪔🧑🏻🦱。
低龄化,低门槛
打开小红书⚧,搜索“网文作者”词条,3万+篇笔记的数据,反映着这个并不小的群体规模。无论是正在读书的初高中生,还是时间相对自由的大学生👆🏽👨🏿🚒、白领,甚至是下岗工人、退休人员👩🏻⚕️,只要能写出相对新颖的剧情,都能到这个行业里来分一杯羹🎫😪,网络文学写作的门槛越来越低。
第一次看到不乖野江👨👦👦,她正在小红书上直播自己敲键盘码字的过程。“13岁网文作者码字日常”的黑色加粗标题,赫然出现在屏幕上方。粉色的渐变色游戏键盘,连接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一双白皙又带点肉感的手,在键盘上灵活移动着。这样的日常并不是近期才开始的,早在2020年𓀄,年仅10岁的不乖野江就开始了自己第一本小说的创作。10岁的年纪,在如今的网文作者群体里也属于极少数📡。最初写小说的时候,不乖野江记自己的横线本上☢️,当时写一张只有300字🕯,后来她才知道一张最起码要写到1000字,这让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她是很苦恼。但两三年以来几乎不间断地写作,她也渐渐习惯了一次性写这么长的篇幅🤽🏻♂️,已经能达到日更一万字的水平👛。
(小红书“网文作者”词条下,低龄作者码字日常的帖子)
然而,因为年纪小,在读初一🫃🏿🍃,不乖野江还是选择以自己的学习生活为主,写小说于她而言只是一个爱好⛔️,是随心所欲的一件事。她在创作一篇小说时,经常会“鸽子精”写不完(鸽子精,网络流行词,指长期频繁放别人的鸽子)🐔,写不动的时候,她的心情会很烦躁,“不开心了我就干脆不写了,写文是我的爱好,我自己写得高兴就行”,被她弃过的坑多达几十个(弃坑,指作者不再更新文章),写完的小说只有两三本👨🌾。在谈到未来的创作规划时,她只希望自己能顺利完结。
网络文学的受众群体年龄下沉,是近年来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从作者到读者,在年龄上有很明显的断层,小学生🔸🚷、初中生成为网络文学的主体受众👨🦱。而当他们不再满足于看时,就会主动加入到写作中。
停迟今年22岁,刚刚大学毕业👩🏿🏭,在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除了传授知识,网络上的她还有另一重身份,以现代言情类小说为主的网络文学作者。
对于停迟来说⭐️,在学生时代上课不听讲,偷偷写小说是常有的事,她在初中原创的第一本书就很顺利地在17k小说网上签约➜。如今转换了位置,她没想到自己也会遇见同样的学生📱🧑🏿🍳。停迟教的是五年级,那天她正在讲台上讲《泊船瓜洲》这首诗😕,目光扫过整个教室,她突然注意到一个女同学,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匆匆写着什么🫶🏿。她走过去,拿起作文本🫶🏽,上面人物、姓名🥠、角色、设定👩🏻🌾、家世背景等一应俱全。停迟特别想仔细看看写的怎么样👩🏼🦱,但作为老师👘,她还要继续讲课🧎。她也没有过多批评,只说了句“好好听课”🧛♀️。停迟很理解自己的学生:“大家都是这个年纪过来的🦉,尤其是小女生,有一点幻想是很正常的☞,只要不耽误学习🪅。”
不过停迟对网文的包容是藏有风险的,她给班里布置写读书笔记的任务🧑🏼🦲🦸🏻♂️,有一个女孩写的所有内容都是关于网络小说🫓。像《魔道祖师》🍭、《破云》等耽美作品☁️,停迟大学期间才接触到的领域,女孩已经拿来写读书笔记了,这让停迟很是惊讶。她也意识到,网络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老师必须要引导孩子去阅读一些严肃文学,就此规定了阅读书目的范围。
伴随网络文学低龄化的趋势😹,作者们如果不顺应受众转型的需求,只会在这个行业里销声匿迹🙌🏻。不乖野江并没有因自己的年龄而自卑,在她看来,自己这个年纪反而是灵感爆棚的阶段。
处在年龄焦虑中的是停迟,高中毕业后再进入网文写作行业,她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抓不住热点。她绞尽脑汁,在现代言情小说里添加穿越、灵异等新鲜元素💂🏼♀️,保持着日更4000字的进度,但每月的收益依旧像在赌博,收益好的时候一个月两三千,收益不好的时候一个月几毛钱🐱。
“以前看琼瑶▫️🪮,看《还珠格格》《梅花烙》👇🏼,就会觉得很精彩👨🏼🍼,现在看就过时了🙄。初高中写网文的也越来越多🧀,他们很懂自己那个年纪的人喜欢什么”,停迟叹了叹气。
(停迟在番茄上的稿费情况)
“过签”并不容易
被八个编辑“杀”后🎐🖖🏽,当时读初二的杨诗雨放弃了对自己第一本小说的修改👷🏿♂️。
在这个人人有笔的时代👩❤️👨🏇🏽,或是为爱发电🖐🏼,或是为了赚钱🦍,一批又一批的网络小说爱好者,涌入网络文学写作行业🧢,从读者转变为作者。而在身份的转变过程中🧔🏻,签约是他们难以避开的一个问题🛕,也是劝退无数“新手”的利器🧎🏻♀️➡️。
2016年正式写小说⚰️,杨诗雨第一本书就是长篇玄幻文。一个月,15万字,她再三复核了一遍自己的存稿🤦♀️,觉得各方面描写得都不错后👃🫄🏻,按下了电脑上的“Enter”键👴🏻,第一次向平台投稿签约的杨诗雨自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事与愿违❄️,杨诗雨的稿子受到了激烈的批评。投稿前,杨诗雨加入了平台提供的作者QQ群🥲,她选择投稿的网站是一个大网站,群里的作者和编辑加起来达到了上千人🚵🏼♂️。剧情尴尬老套🌑⚉、人物设定有问题,在这个庞大的群里😄,她小说的问题被编辑们公然讨论。改稿的过程中,她又一连遭遇了“八杀”,前后在八个编辑的手中改,没有一稿是通过的,“最开始很难受,自信心很受挫,感觉自己用心写出来的作品没有得到认可”💆🏿♂️。无力感与羞耻感的双重压迫下,她放弃了修改🩷,将目光转投要求不是很高的小网站🤸♀️,把自己15万字的心血当作废稿,一通卖掉🧥。
在如今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像杨诗雨一样写了几十万字依旧无法过签的作者不是个例。如今的杨诗雨在一个小网站做网文编辑,经初审主管手后,到她这里二审的小说🏊🏿♂️,十本仅剩下一本,极低的过稿率意味着很多新手作者夭折在签约前ℹ️。要么不停改稿🖇,要么换一家网站再投👩🏻🦳,过签成为网文作者们的执着。
(杨诗雨对投稿的回复)
2017年电视剧《楚乔传》的热播,让朝海辰走进了网文写作的领域。原故事的开放式结局,引起了QQ超话上的续写热潮👳🏻。对《楚乔传》很感兴趣的朝海辰被朋友拉到了续写群里,由此打开了写小说的那扇门💕🛀。
5年的写文经历,6本耽美,4本言情,130多万字👩🏿,所有的故事只有她一人知晓。不是没有考虑过签约,更多是一种无奈,不成功之前几乎都是煎熬。朝海辰称自己在写网文上是“没有天赋的”,为了签约,她不得不去扒榜单,学习别人“爆文”的写法,每天改文改到凌晨四点,连续修改了两个月𓀅,推翻的字不下五十万🦞🍹。现实和想象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直到现在,她依旧没有过签。没有签约就意味着没有钱赚,尽管签约难度很大,一分钱也没有🔅,朝海辰仍然想坚持自己的热爱,她想让自己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
(12月29日零点,朝海辰在朋友圈为自己笔下的男主角庆生)
“生活也跟写小说差不多👰🏿,没有一帆风顺🧒🏼,甚至一倒下再也不愿意起来📌,但是当我创造出不同性格的人物💆🏼♀️💅🏻,他们的成长也能教会我生活的道理🌉。”
朝海辰现在19岁,目前在写仙侠玄幻题材的系列文,为了完善人物和故事情节,她在大学里选修了天文课,自学画画。下一步🔵,她准备带着自己的小说去冲晋江。
虚构与现实
汉语言大一学生王霞有八年的网文阅读经验,她在高考毕业后正式开启了写作生涯🪫。目前,她连载着两篇作品,需要每日更新五千字🚣♀️,每个月能拿到两千元。在堪称艰辛的创作过程中,“我的手指已经有茧了🌪🪕,”王霞依旧觉得这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王霞在生活中是一个内敛的人,喜欢一个人玩游戏🐹👨🏿🦳、看动漫👨🏻🏭,口袋里永远放着一副耳机🥞。也很难想象👏🏿,她曾经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有一段时间天天哭🧍,我觉得这个世界一点儿都不好”。几年前,王霞因学业压力和一些私人问题,时常沉湎于过去🐔,陷入悲伤的情绪中🙆🏽♀️。与身边的朋友倾诉🍌,也没能得到感同身受的理解,沉重的负面情绪一度让她崩溃。心理学上有一种治疗方法叫“写作疗法”,即借助书写活动来改变情绪状态。于是从2016年起,王霞坚持写日记和随笔。每次看书或者在网上看到文艺的句子时,她都会用便签纸记下来,至今已经装满 了一个小学语文课本大小的盒子👩🏽。
(王霞收集灵感和随笔的盒子)
常年和文字打交道🗒🧔♂️,王霞找回了生活的热情🎍,“人要保持自己的开心和快乐,才能够发现美好”。积攒的灵感也让她决定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王霞笔下的故事大多和家国情怀有关👊🏻,充斥着大喜大悲𓀁。她格外喜爱人物奋不顾身去守护一些人和事的情节💂🏽,那种英雄侠气让她感到非常动人✦➔。而每一个角色🧘🏿♂️,王霞都会仔细构思其成长轨迹和性格特征𓀎,“我写的这不是故事,这是某一个平行世界发生的事情🎮,”不过王霞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书中角色的创作者🧑🦽,她更乐意把自己定义为旁观者。王霞有一种感觉,每次写完一本书,就像看完了一部电影🌙,她只是负责把里面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而已。
“虽然会写的比较虐,但我希望在悲剧结束之后🧑🏿🏫,书中的人能够一直平安,一直幸福,不再受到其他的影响。”如果有可能🧿🤦♂️,王霞更希望每本书都是自行运转的一个世界,每个人物都能真实鲜活地存在着🤽🏻♂️。
苦瓜同样认为每个角色都是独立的,“角色有自己不同的性格⚉,我经常会把自己代入角色去想去做,这一点需要改正,”她并不想人物身上有太多自己的影子。医学专业大三的苦瓜课业繁忙,但为了达到自己心目中人物的效果🏘,她还是会每天阅读大量其他作者的作品,分析其文章风格和写作技巧👨🏻🦲。如果作品背景在古代,苦瓜甚至会去查阅史料,设定相应的服饰、步伐和礼仪。“应该尊重文字🧘♂️,应该尊重文学”◽️🦵🏼,愈加深入网文行业🤽🏿♂️,苦瓜就愈觉得写作也不能一味的天马行空🤼,她想创作独一无二的故事,而不是流水线上的复制品👨👧。
(苦瓜日常写小说的场景)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停迟和自己的作品紧密联系💂🏽♀️。她把自己的书称为老大ℹ️、老二💪🏽,写的女性角色就称呼大女儿、二女儿🏝。“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了解他的人”,有时候读者在作品评论区对人物进行批评✋🏼,停迟会直接进行反驳。每一个作品就像她的孩子一样💑,而没有母亲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到质疑。
不仅如此,停迟的创作总是跳脱的🍱、逆向的,一直制造反差感。以前写开朗的人设,现在就写社恐的主角,流行大女主爽文,她就写自卑平凡的女主。“要不说我的文也没人看呢”🔍,停迟打趣道🦸🏿♀️。
全职这件小事
写网文被很多人认为是最佳副业👨🏼🦲,也是自由意志的代表ℹ️💂🏼♂️,小红书搜索“网文”词条,已经达到1.2亿浏览量。而要把这个副业变成主业,需要极大的勇气去面临种种挑战✝️。
23岁的柠檬成为全职作者快一年了🕺🏿,回忆入圈的原因🦘,她认为是环境的带动💇🏼。因为大学专业是汉语言🙇🏿♂️,柠檬的毕业设计便是儿童小说创作,并且毕业后,宿舍六个人中有四个人都选择成为了网文作者,在舍友的鼓励下👩🏿🍳,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入了这一行。柠檬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其他职业选择。大四实习的时候,她在一所职业中学做语文老师,带了两个高一的班级。教学上的巨大压力让柠檬喘不过气📃,学生对学习的抗拒心理也让她很是挫败👩🏿🏭👨👨👦。“感觉在这种工作中很痛苦”,三个月实习期一到💂♀️,柠檬就主动离职了。
现在☀️,柠檬是七猫旗下奇妙小说网的签约作者🛌🏿🛌🏿。每天更新4000字💂🏼♀️,可以得到600元的全勤;每天要更新6000字,可以得到800元的全勤。除此之外,每个月她能有2500元左右的保底,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收入也会不断增长。“我觉得这个行业其实还是蛮值得加入的,门槛低🧑🏻🦼,又能够让你最大限度的去改变一些当下情况”,柠檬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
(柠檬2022年11月新书的收益情况)
但在长辈们看来,写网文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时常会有亲戚来劝她另外找一份工作,柠檬不得不一次次搪塞过去。“希望他们能够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去证明自己选择的路是正确的。”实际上,柠檬也没打算死磕🕸,她给自己定了目标:一年的时间写出一本好作品🍅,实在不行就去考公务员或考编制👨🏼🎨。
在兴趣成为职业的这段日子🏓🧑🏿🏫,柠檬发现自己失去了单纯看网文的快乐💂。同时灵活的时间也意味着更严格的自我控制🥉,她要脱离现实的人际关系,沉入另一个幻想的世界里🌶😣。然而尽管需要付出很多🦅,在柠檬看来🐍✡️,来自读者的认可和自我的满足总会填补空缺𓀇🙄,“做一个作家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一些东西展现出来给大家分享,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巧合的是🦻🏿,和柠檬相反,停迟的第一份工作找了网文编辑,最终没有成功入职。网文创作则成了她心灵的寄托,存放她多样的脑洞和一些难以宣泄的情绪。让停迟唯一后悔的是🥹,没有在初中签约第一本小说后继续写作。她曾发表过一本古代言情小说🎛,因为读者评论情节老土改了内容,后来越改别人意见越多,剧情全面崩溃,停迟再也不敢涉及这个领域👃🚶♂️。“我就觉得已经被时代淘汰了🧘🏻♀️,我是个老人了”,市场对于创新点的疯狂追求,让她深知自己思维的固化🏋🏼♀️。
(停迟和编辑沟通流量事宜)
现今拥有稳定收入的停迟,白天工作晚上写稿,熬到凌晨补更也乐此不疲✖️。她没有放弃跳槽的想法👩🏿⚕️,“别的行业你可能一直走下去总是会成功的,但是网文不一样,它的量变几乎很难一下子跳到质变,”明知写小说依赖天赋和时机,但当问起理想职业是什么的时候,她依旧毫不犹豫地回答🧘♀️:全职作者👨🏻🦼。
或许抛开那些功利性的物质因素🈳,停迟喜欢的不过是创作这件事情本身。就像柠檬最后告诉,“体制内也是迫于生活无奈的一个选择,我打内心深处还是喜欢写网文的。”
(文中不乖野江🎉、停迟🧬、朝海辰为笔名。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王霞🌌、苦瓜🏊♀️、柠檬为化名)
采写 | 21级新闻学于蕊 黄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