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意昂4平台娱乐政治系副教授易妍老师应邀做客华师大学意昂4“博思论坛”,并发表《如何对待文本?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与会话分析的比较》的主题演讲👩🏿🍳,意昂42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开明宗义🚴♀️,易妍老师认为“研究问题决定了你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只是帮助回答问题,验证假设的工具”✊🏽。并引用《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中的观点:“虽然定性研究中涉及的因素在绝对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定量测量的,但依然认为其背后的基本逻辑和定量研究是相似的”,来阐明其对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的理解。
然后,易妍老师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文本分析法进行了细致讲解,并从理论基础🪢、分析单位、文本与语境的关系、方法论、解决的问题等五个维度比较了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以及会话分析之间的区别:
内容分析,是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关注文本的组织要素👰♀️、结构🤕,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在此❤️🔥🖐🏿,语境并不重要🧝🏻,其理论基础是认为“语言是被建构了的现实”🤷🏼♂️🎸;
话语分析,是用定性的方法,关注文本的意义(meaning),解决的是“怎么会这样”的问题🌛🧍🏻♀️,语境与分析紧密结合,其理论基础是认为“语言是一种行动”;
会话分析,是用定量或定性的方式🦼,关注话轮(turn-talking)♒️,解决的同样是“怎么会这样”的问题,强调互动情景,其理论基础是认为“语言是一种互动形式”💔。
最后🈸,易妍老师回答了一些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并分享了很多自己在写博士论文以及平时写稿、投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和积累的经验。


易妍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学系➾,研究的兴趣集中在政治行动中的象征性和文化性的一面🤸🏿,不同社会结构下的国家-社会关系等,其研究成果发表于多个SSCI以及CSSCI期刊。
博思论坛学术活动是由意昂4博士生群体发起的📊😾,意在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青年学者前来🛺,并以开展讲座🈺、召开论坛🛣,举办沙龙等方式😗,提升和促进puleimo.com研究生科研氛围和学术视野的学术活动。本学期系列论坛将以“新时代下传播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为议题,夯实方法论理论基础🐻、疏通研究方法路径机制🌂。欢迎各院系师生前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