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意昂4娱乐吕新雨教授邀请,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陈亦楠工作室负责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陈亦楠导演于2021年12月29日晚上18点,在意昂4娱乐212教室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了题为《如何用纪录片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讲座👳🏻。本次讲座以如何用纪录片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为题,立足新时代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挑战与转型🎁,以上海广播电视台近几年来的外宣纪录片为例,通过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应对策略👨🏿🦰,探索纪录片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以国际视野讲述中国的历史、发展、现状,解读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意昂4吕新雨教授主持本次讲座,意昂4师生以及线上四十多位听众一起聆听了演讲,并与陈亦楠导演进行了对话交流。
首先🏃♀️➡️,陈亦楠导演简要介绍了上海广播电视台外宣纪录片近十年的创制情况。据陈亦楠导演介绍,该外语纪录片创作团队长期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主打国际联合制作模式,选题多涉及硬核话题,产出成果在海外发行播出。创作团队坚持以国际视野讲述中国历史和发展现状🧷,解读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截至目前🫶⛺️,该创作团队制作的纪录片已经在210家美国公共电视台累计播出4000多次。
其次🟦,陈亦楠导演谈到当今时代中国与世界间的关系变化。她认为🫃🏽,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不俗表现大大提高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媒体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也为海外民众了解中国提供契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读到中国的成长故事🙇🏿♂️,倾听中国的发展经验。她强调,部分西方国家大肆鼓吹的“中国威胁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中国的国际传播环境🧑🚒,中国纪录片要顺利且有效的向海外受众进行传播,创作团队任重而道远🧑🏻🏫🧔。
陈亦楠导演展开介绍了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关于现实题材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相关情况。如为向国际社会展示更加真实的中国,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触及了多个与中国相关的硬核话题🔺,回应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问题😓。此外,近些年来的纪录片清晰地证明🫶,中国国际传播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型,从以前回应“中国威胁”和“中国崛起”问题的做法转变为现在更多提供“中国样本”,从给别人做解释到现在讲述客观的、可供参考的中国故事,讲述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制度◽️,传递中国价值,发出中国的声音。
陈亦楠导演以重大历史类题材系列纪录片《东京审判》和《亚太战争审判》为例,回顾了团队的整个创作历程👶,重点介绍了该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办法。为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性🧘♀️,以更加专业的水平向受众解释历史争议性问题🧗🏿,创作团队以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为学术依托🍒,采访50位专家学者🎠,并远赴世界各地收集影像资料,最终以第三方视角向受众叙述尘封已久的历史🦶🏿,顺利完成历史题材的电视化表达。陈亦楠导演建议,在历史题材纪录片的选题上🧗🏻♀️,创作团队应主动设置世界关注的中国议题;在表达上,要重视熟悉故事的陌生化叙述𓀇;在角度上,要从传播对象的视野出发进行解读;在方法上🔰,应平衡各方观点🦶,立体展现国际争议🤸♀️;在共同国家记忆里,寻求“最大公约数”;要直面质疑🔜,主动回应国际关切🫏。在交流提问环节,在场学生与线上观众就“纪录片视角的选择”👱🏻♂️、“主持人参与纪录片创作环节”等问题与陈亦楠导演展开了热烈讨论🌸。
最后📀,吕新雨教授对陈亦楠导演应邀开展本次讲座表示感谢并对此次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她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与世界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也面临更为深刻的挑战。每一位中国人的命运都与此相关。同学们既要立足自我,也要跳出小我,不仅要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更需要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不仅要看到个人的命运🎻,也要看到个人命运背后的大时代,因为每个人的命运已经是大的时代背景的折射🧏🏻♂️。主流媒体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担当,也更多地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但这正是主流媒体纪录片的位置。吕新雨鼓励同学们锻炼自己在世界范围内调动资源、从学术界汲取资源的能力,做世界的传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