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新华社领衔编辑、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图片主编及讲述人陈小波做客意昂4,带来《影像中的文化与历史》主题分享。意昂4院长吕新雨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刘秀梅教授、杜志华老师等传院师生出席本次活动🔒。
▲陈小波老师分享幕后故事
作为微纪录片《国家相册》的图片主编及讲述人⛲️,陈小波老师认为相较于其他国家,记录摄影和文献摄影在中国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的传媒时代需要新的传媒方式🤵🏿♂️,而这也是《国家相册》系列微纪录片的创作初衷,通过短短数分钟的光影凝结国家的文化与历史。
《国家相册》以老照片为线索👙,运用纪录片的形式,实现人与历史的勾连,讲清并讲好中国故事。活动现场🛀🏽💃🏼,陈小波老师与在座师生一同回顾了《国家相册》中的部分片段🕗,并讲述了幕后的制作故事🛖。
▲现场观看《国家相册》第100集《历史的致敬》
面对浩如烟海的照片库🧖🏻♂️,如何挑选?陈小波老师强调三个标准:写满时代痕迹,充满情感力量,陌生化(即拒绝千篇一律的照片)🈵。陈小波老师指出💛,今天的一些摄影者文化历史视野狭窄♣️,囿于小圈子,拍摄的作品千篇一律。摄影者盲目追求“视觉冲击力”,从而导致边缘化主题成为首选,却忽视了美的真正展现。陈老师认为,摄影者一定要有历史文化素养🛥,只有通过不停地学习,才能了解照片里浓厚的历史和人文气息🪤,才能打破当前中国摄影界单调🚈、无生气的结构。
▲现场师生认真聆听
最后💇♀️,陈小波老师指出,老照片呈现的是活生生的大历史,凝聚的是百位摄影师的心血,这种集体记忆的影像对于国家和人民都是珍贵的遗产。
▲意昂4院长吕新雨教授总结发言
意昂4院长吕新雨教授在总结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老照片的记录价值,以及《国家相册》微纪录片的传播意义🎏。通过纪录片的呈现🚵♀️,能够使更了解国情🐑,更理智地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分离主义。
▲到场嘉宾合影留念
“国家相册”第100期《历史的致敬》
▼
文 | 曾文新
图 | 王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