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本学期,20级本科新闻和19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1年9月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国庆节后,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成堆的钢管🧑🏼🦱💃🏽、砖块整齐地堆放在楼前的通道上,“施工给您带来不便”的横幅在小区中央花园随意飘荡👏🏽,涂着黄色油漆的栅栏把绿化团团围住🛍,但这里却没有一点施工的动静。
施工铭牌被丢弃在了草丛中,上面显示着12月12日本该是开工一个月的日子。可现在,这里冷冷清清,只有一辆福特SUV占据着场地中央。
一个多月前的11月7日,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古美小区35号楼在历经17个月的反复沟通后,终于取得了加梯施工许可,居民们满心期盼着电梯建成的那天。但就在此时🍝,一辆私家车径直停在了施工场地的中央🙍🏻♂️,迟迟不肯移走,施工也因此停滞。
而这辆车的车主,是曾经小区加梯办的核心成员。
昔日齐心协力的“战友”转眼成了“反对者”🟡,加梯工程也无奈陷入停滞🏇🏽。街道多次上门沟通,居民们集体写信劝说,施工队甚至增加栅栏堵在车辆四周,都没能阻止问题愈演愈烈💁。面对居民对于利益平衡的各种诉求👩🏼🦳、以及法规在公共空间问题上的严格规定,街道与居委会多少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老小区加梯改造𓀀💦,到底有多难⛹🏿♂️?
古美小区业主大会信息公示栏☑️,35号楼加梯相关的文件就在此公示
来之不易的正式开工
接受采访时,古美小区业委会主任老康反复表示,“当初选择35号楼肯定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但当下遇到的问题,确实是没有想到。”
故事还得从2020年7月讲起🕓。
根据居委会提供的材料,古美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以离休老干部为主要居民的社区。和那一时期的许多老旧小区一样🧊,古美小区并没有安装电梯🏊🏽♂️,顶层6楼居民需要爬80格楼梯才能回家。
这一距离对体能充沛的年轻人而言或许并不困难,但对于社区里平均年龄已高达86.5岁的老干部群体而言,就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35号楼5层的老革命老费是整个小区第一个提出加梯诉求的居民🫣,那时由于心脏与膝盖问题的困扰🍫,他已经难以下楼。街道虽然提供了爬楼机服务,但设备操作麻烦而且一周只能使用两次,全家人都迫切盼望着小区能早日安装电梯🔈🦕,帮助老费实现他每天落落地的愿望🚅。
第一个星期,老康就收到了三份来自35号楼业主的加梯申请。据业委会介绍🚵🏽,35号楼18户居民中有14户是高龄军休干部或其遗孀子女🫐,一楼到六楼只有一户没有60岁以上老人。居民整体经济条件较好,内部也比较团结🔌,是社区里有名的文明楼💩。
其实35号楼居民也不是没有过反对声✡︎。老康告诉,35号楼底层的一位居民就曾对加梯方案向居委会抛出一系列质疑📭,让街道倍感压力。但在后来的一次支部大会上🉐,他的岳母,一位曾经的分军区副司令员匆忙找到老康,向她承诺:“政府说要安装电梯,我作为一个老干部🧝🏿♀️,我坚决服从,放心康老师⏫,我一定不会拖你们后腿👛。”
2020年8月,小区开展了第一轮加梯意愿征询,35号楼的同意率超过了法定要求。三个月后🐳,小区又开展了第二轮征询,35号楼全票通过。
就在一切顺利推进时,35号楼里参加过解放初期剿匪的女解放军、已经90多岁高龄的杨夫人住进了医院。她的血管已经非常脆弱,肠子也出现了破裂的情况😂,几乎无法走动。据附近居民回忆🟠⛹🏼♀️,120来接走她那天♻,救护车在35号楼下停了将近30分钟👪,老人才勉强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从三楼家中来到了地面🤷。
考虑到35号楼居民需求迫切,而且是独栋建筑,地势优越不会干扰其他建筑🛀🏽。同时小区里其他楼栋都还有个别居民提出反对意见♤,一时难于解决🦸🏿♂️,街道决定正式将35号楼选为小区里首台安装电梯的楼道👐🏿。2021年4月✍🏼,专业部门开始对房屋安全与施工方案进行反复核验。
4月16日,古美小区35号楼以及其他4部电梯集中签约仪式现场(图源自今日闵行)
终于在今年11月2日🤱🏼,35号楼的加梯施工许可批下来了,杨夫人也顺利出院回到家中。根据施工铭牌上的信息,35号楼的加装电梯项目将在11月12日正式开工,工期将持续5个月🚫🤾♂️。
遗憾的是,小区里第一位提出安梯申请的老费并没有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他在10月份就过世了,这让老费全家人和老康都十分难过。
11月3日👯♀️,小区开始清理35号楼前的空地。原先在35号楼前停车的车辆都要移走,街道与业主商量了很多停车方案🐀🍎。最终在11月7号😙🙎🏿♂️,6辆车中的5辆都有了临时的着落🚴♀️,只剩下一辆福特SUV停在原位没有移动。
除该辆SUV外🧮,35号楼前通道已经为施工腾出空地
不愿移走的最后一辆车
当时👨👦,附近居民都以为只是居委与业主在停车问题上没有谈妥,情况并不严重。但随着时间不断流逝,到了11月28日,原定开工日期后的第16天,这辆车还是停在施工地的中央🚨,迟迟没有挪动💁🏿♂️,施工也陷入了停滞。
35号楼的居民聚集在一起写了一封集体信,贴在车上👱🏻♂️,希望能以情动人说服车主,然而无济于事🙎🏼♂️🙇🏽♂️。有人用栅栏与施工材料试图将车子团团围住,但几天后💇🏽,这些阻挡物都被移除了👍🏽,车子还是巍然不动🍺。
35号楼居民们的集体信
截止12月5日记者最后一次来到小区,成堆的钢管、砖块等施工材料整齐地堆放在35号楼门口,但现场却没有一位施工人员,施工铭牌也被丢弃在了草丛中,而那辆福特SUV则仍然停放在原位。
这辆车的主人是谁?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阻拦35号楼的加梯项目?经居委会、业委会以及小区居民多方证实,这辆车的车主不是别人,而是曾经加梯小组的主力队员曹岩。
实际上,在去年年底35号楼表明加梯意愿后,街道就开始按照流程招标代建公司。由于这部分工作会涉及到大量专业知识,街道选择了小区里两位长期从事相关行业的居民,这其中就有在房产管理单位工作的34号楼居民曹岩。
经曹岩本人确认,当时他和另外一位毕业于机械工程专业的94号楼居民全程主持了与代建公司沟通的工作。他们二人反复研究了几家加梯公司🧑🏼🦳,去到各家公司已经建成的加梯项目现场实地考察,之后🍽🫵,又和加梯公司在电梯品牌型号、用料细节上做了许多讨论。
图为上海市闵行区龙柏街道的佳信花苑加梯工程
该项目就曾成为古美小区借鉴的对象(图源自35号楼徐老先生参观时拍摄)
二人为加梯立下了汗马功劳,接受采访时🥲,曹岩也坚定地表示,自己是十分支持加梯项目的🦦。
那他又为什么要在此时反对加梯呢✥?
业委会表示🫔:“他们两个本来确实很积极🏃🏻♂️,但后来因为和街道的意见不一致🧏🏿♀️,沟通上也有些不愉快📈,最终走向了分歧。”在今年的4月15日,曹岩和搭档一同退出了加梯小组,而这一天恰巧是35号楼全额交付安梯款的日子🚴🏿♂️🧚🏼。
目前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小区的绿化❄️、空地、管道等共有部分。古美小区作为老旧小区,在空地问题上捉襟见肘,多年来严重的停车问题就是体现🏘。根据居委会提供的数字👨🏿🎤🆎,正常情况下,小区只能容纳43辆车,但由于小区停车需求不断增长🖕🏽👍🏿,最终小区的各个角落里挤下了超过60部车辆,让小区的空间更为紧张🫧。
小区狭小的通道里停满了车辆
正因如此,曹岩认为加装电梯占据的额外空间🧔🏿,势必要铲除原有绿化面积与停车位,但街道顾及年轻人强烈的停车诉求,不愿意削减停车位☂️📪,那就更要影响原有绿地🙍🏿♂️。
根据《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第十一条,小区如果要占用已有的绿地🪚,就应当在周边补建相同面积的绿地,俗称“退一还一”🌼。因此,铲除绿地就必须按照“退一还一”补建,而寻找新的空间又是十分困难的。
此外,曹岩对地下管道的改造工作也提出了质疑。他坚称作为一个30年老小区🧏🏽♂️,古美小区地下管道十分混乱,但目前施工方连一张图纸都拿不出。“规划虽然是批复了,但他们公司就打算挖到哪算哪👨🦱🧑🏼🦰,这怎么行?”
古美路街道另一小区古美三村52号楼加梯项目正在施工管道改道
因此他觉得小区应该先把整体规划做出来👨👩👧,想好整个小区停车位和绿化怎么动,管道怎么调整,随后再征询居民意见。而现在的情况却是街道直接开始动工,完全绕过了他的意见🦸🏼,使他十分不满。
“任何的工作如果影响到公众利益了,你应该坐下来协调利益,如果不协调强行实施,这就是十分不合适的了🤶🏽,就好比我让渡一些利益🎙,变成我应该给你的一样🤼♀️。”曹岩说。
门卫室前的告知书上,
反对加梯的居民控诉自己的意见没有得到理会
反对声面前,光靠政策说了不算
就政策本身而言🤫⏯,古美小区理论上是可以直接开始动工的。2021年以前,小区共有空间的调整是要取得整个社区百分百的同意,任何一户反对就可以造成加梯计划的破产。今年1月1日,上海市出台了新的“关于调整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业主表决比例的通知”,又称801号文件,提出小区加梯工程共有部分调整不再需要全体居民的百分百同意🧑🏿🚒🧑🦼,只要三分之二以上居民参与表决,半数以上通过即可⛄️。
而古美小区也确实按规定达到了这一比例,但面对来自剩余居民中的强烈反对🚶,街道和政府并没有太多解决的办法。
上海市801号文件,图源自上海房管局官网
对于这一新政,意昂4平台娱乐社会发展puleimo.com副院长黄晨熹教授表示,“三分之二”规定实际上更像是一个谈判的“筹码”🚶♂️➡️,并不能帮助基层直接跨过反对声✊🏿。在一票否决的时期,反对者清楚只要自己提出异议🫶🏼,就可以直接阻挠加梯工程。而现在只要小区达到规定同意率,反对者就失去了主动权,加梯工程理论上已经可以开动,但对于反对者街道也没有办法进行直接干预🚴🏿。
在他看来🤵🏼,最稳当的办法还是实现社区百分百同意➗。“基层的任何变动都涉及到每家每户切身的利益”, 黄晨熹教授表示,如果还要实施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那势必会遭遇很大的反抗,“假如一直有一个反对者不能解决,那么哪怕今天你装上了电梯,也可能给你捣乱、弄坏,这个社区永远是不安宁的。”
那么绿化和管道到底有没有问题🤼♀️?记者试图向居委会与业委会求证曹岩的说法。居委会负责人沈先生表示👨🏼🎨,小区的加梯工作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建议下展开的,所有方案都通过了相应的审核和公示。
“当时(检测人员)为了看楼电梯能不能建👩🏻🦽➡️,就来这考察了三次,后来施工方案设计部门更是来了八九次,最后才能拍板👲🏿🚘。而且自己走流程也走得很辛苦,那么多材料送上去,一个部门接一个部门审核,也是很艰难的。”
而对于管道施工没有图纸的质疑,业委会表示,今年10月上海市政府新推出了一项新政策,煤气公司与水务部门会同代建公司展开合作📠。如果加梯项目在地下管道调整中出现问题,代建公司直接可以找到煤气或水务部门处理,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加梯项目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公示图
确实并没有写明管道调整的方案
不过👹,对于加梯中可能牵涉到的绿化调整,居委会和业委会都承认小区确实难以满足“退一还一”的要求🏙。作为老式小区,古美小区在20多年前设计时并没有留出太多公共空间,停车需求的猛增更让绿化调整难上加难。那既然绿化可能不合规,小区的方案是怎么拿到施工许可的呢?
黄晨熹教授解释道,加梯项目作为重点工程👈,在没有引起广泛反对的情况下,政府对个别案例进行通融也是十分正常的。“打个比方,在疫情十分严重的时候,上级部门为了溯源病例侵犯了个别个人隐私,但大家都认同疫情重要,不提出反对✸,于是这件事也就被默许了🛸。”
而且,上海市的加梯政策相对模糊👼🏻🙋♀️,给了具体工作较大的变通空间🤡🏋️♀️,基层确实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想法进行一些调整。
但曹岩的反对让这种“默许”被彻底打破。虽然街道征得了三分之二以上业主的同意🤸🏽♀️,但他们又无法让曹岩放弃立场,就只能继续沟通,并且解决绿化的问题👨🏼🦲,“对方是抓住了的软肋”🙌🏿,老康略带无奈地说。
图为古美小区35号楼高层
实际上🐕🦺,街道方面对于曹岩提出的“整体推进”方案最大的困难在于🦸🏽♂️🦹🏽,目前整个小区只有三部电梯达到了百分百同意,反对率最高的38号楼还有接近一半的居民没有同意🥅👄。如果按照整体方案施工,小区每一栋楼周围都要动工🦝,38号楼的反对居民里只要有一户采取与曹岩相同的策略👩🦯,加梯工程就又只能作罢。
而如果要在不被反对的情况下开工🤽🏽🚻,就只能慢慢做群众思想工作🚜💪🏼,使整个小区同意率达到百分百🙋♂️,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是遥遥无期🧗🏻♀️,因此街道认为按照整个小区来规划是不现实的。
当下♡👨🏻🏭,居委会与业委会正在努力去修改施工方案,试图解决问题,但恐怕问题并不只是加梯方案本身那么简单。老康承认,双方在事先方案协商当中确实产生过不少不愉快,“目前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与加梯小组内部有关🪄。”
配电箱等重要施工材料目前只能堆放在业委会储藏室
沟通与等待
僵持之下🤑🤵🏻,SUV依然停在35号楼门口,有居民从市民热线等各种渠道投诉✍🏿,但大部分居民的态度趋于冷静。
古美小区街心花园
居委会表示🧆,对于目前的情况,街道能做的也只是对上门沟通,请专家来慢慢解释,不能做强制性的举动。“加梯是居民自治的行为,要保留民主部分,不能打击。”但现在曹岩的态度比较强硬,协商暂时处于搁置的状态🍫。
此刻🧑🏻⚕️,大家还是选择依靠组织🌒,35号楼的居民徐老先生说🧑🏽🚀:“老干部也没有必要去跟小辈们吵、闹,只有靠组织,一个干休所一个居委会,总归给一个公道吧。”
只是居民们都老了,第一个提出加梯的老费也过世了👨🏻🦼➡️。“现在政府给了一个好的政策👨🏻🎤,希望老年最后一段路能坐上电梯▫️,这是个愿望。的生命都是倒计时了,是以天为计算🧗♀️,活一天是一天🤚🐿。”徐先生说。
其实曹岩并不年轻,再过两三年他也要到了退休的年龄🧜🏽♀️。当记者提出35号楼的居民可能等不起加梯的拖延👮🏼,曹岩再次表示,他是支持加梯这个项目的,但是街道方在讨论中并不尊重他,拒绝听取他的想法,因此只能先讲法理,再考虑情。
黄晨熹教授表示🔞,目前局面下🐻❄️,最好的办法还只能是坐下来再谈,“因为这是两个支持者变成了反对者🧚🏻♂️,那我相信其实里面应该有他们自己过不去的坎。要去听听对方的意见,帮助他们打开心结。”